手机看新闻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来源:网络 2021-02-25 17:10:44

[摘要] 我们知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的房价经历了十年的疯狂上涨,特别是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强劲升值,为了维持企业的高出口额,日本政府在1985年至1987年间,连续5次下调利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们知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的房价经历了十年的疯狂上涨,特别是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强劲,为了维持企业的高出口额,日本政府在1985年至1987年间,连续5次下调利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贷款涌向房地产行业,不断推高日本房价。

到了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更加疯狂,一套今天才卖900万日元的公寓,在当时竟然卖出了16.5亿日元的高价,仅广场协议签订当年,其房价就直接暴涨120%,到泡沫破裂前的1991年,更是飙升到1450万日元每平米。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东京)

随着日本政府幡然醒悟,及时出手刺破房产泡沫,日本房价开启了崩盘式的下跌模式,人们不禁要问,当年那些在高位买房的日本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一、一拍即合的“广场协议”

二战之后,满目疮痍的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工业快速发展,从1955年开始,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8%以上,到了1967年,日本凭借销往欧美的电视机、洗衣机、汽车等工业产品,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虽然质优价廉的日本电器让美国人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是美国政府却并不开心,因为日本的商品倾销,使得美国的本土企业大量倒闭,造成美国人失业率急剧攀升,于是愤懑的美国企业家集体游说政府,要求出台政策逼迫日元,以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

1985年,美国参议院将日本列为“不公正贸易国”,此后美国媒体对日本开始口诛笔伐,参众两院甚至提出上百个报复日本的贸易制裁方案。

日本人搞不懂曾经对自己关照有加的美国大哥,为何会突然生气,于是派了当时的外相安倍晋太郎前往美国打探虚实,美国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日元,美元贬值。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广场协议会场)

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权衡后认为,日元为资源匮乏国家,如果日元,那么就能兑换更多的美元,相当于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石油和其它工业原材料。另外,民众在出国旅行或购买外国货时,也会便宜得多,这对于日美来说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并于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美日英法德五国财长会议,协商如何操纵汇率,让美元贬值,日元。

所以,《广场协议》并非美国逼迫日本签订的协定,而是美日双方各自打着如意算盘,共同协商而成的一系列经贸协议。

二、实体经济的没落

在签订《广场协议》之前,1美元可兑换240日元,而随着各国抛售美元,仅一年之后,1美元就只能兑换200日元了,日元了20%,相当于销往美国的商品价格也上涨了近2成,日本产品海外销量大幅下滑。这样一来,日本的制造业顶不住了。

等到两年之后,日元已达100%,一美元仅能兑换120日元。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为了帮扶实体渡过难关,日本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除了降息,还大量投放贷款。仅一年时间内,银行利率就从5%降到了2.5%。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签署广场协议的五国财长)

按日本政府的构想,利息一低,人们便不再存钱,而是将钱取出来投放到实体企业中,但是他们想错了,这些资金并没有投向利润微薄的制造业,而是投向了当时高的股市和房市。

三、金融泡沫下的繁荣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段,随着大量资金进入,日本股市和房市高歌猛进,人人都在股市中赚取了不菲的财富,房价飞涨使有房一族身价倍增,吸引更多人争相进入。

那些东京都高级写字楼的白领们,哪怕只到一公里远的街角咖啡馆,手里也会举着1万日元的钞票争抢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把万元大钞直接扔给司机,并且豪气地喊一声:不用找了。

在那个时代,到处都是大手大脚花钱的日本人,反正股市和房市赚了大把的钱。日本经济给一种超乎想象的繁荣,那些举步维艰的工厂也纷纷停产,将资金投入股市和房市,以分享这场资本盛宴。

当时,有个叫渡边的汽车贸易商,由于日元,汽车出口严重受挫,于是从银行借了100亿日元,在东京买了一些房产,结果等他一觉醒来,房价上涨使得他的资产达到了130亿日元,这一下他倍受鼓舞,把公司彻底关闭,将全部资产抵押给银行,贷款三百亿日元继续买房买地。

四、房产炒作的疯狂

房价疯狂上涨也激发了平民百姓的购房热情,他们担心未来房价还会上涨,于是抢着向银行贷款购房,而银行也推出了极低的首付,鼓励市民参与房产交易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购房现场)

仅在1987年,东京的房价就涨了53%,购房者连夜排队参与摇号的画面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一个55平米的房子,售价6200万日元,摇号中签率仅为1/3700,可见其火爆程度。

即使房价涨高到如此程度,但人们的买房热情却仍然十分高涨,百姓们前仆后继背着高房贷入市,因为他们相信,作为岛国的日本,土地资源极其有限,房价会一直涨上去,把股市和房市的虚假繁荣,说成国家经济的再次腾飞,这和我们今天一线城市炒房客的言论和观点何其相似。

这时,在日本国内花钱,已经满足不了日本人的消费欲望了。1989年1月,三菱财团花费14亿美元,收购了象征美国财富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9月,索尼以6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有着美国灵魂称号的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90年,松下也不甘落后,花费61亿美元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纳于帐下。

按照当时的地价折算, 3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岛国,仅东京的地价就远超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美国土地价格的总和。因此,日本人发出豪言壮语,卖掉东京,买下整个美国,然后再租给他们。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房价走势)

但是只有实体经济,才能称得上是国家命脉,房价飞速上涨,房租也持续走高,房地产泡沫严重阻碍了日本实体产业发展,许多实业由于成本高企纷纷破产倒闭。

为了避免更大的衰退,1991年,日本一边收紧房贷,一边连续提高利率,这样一来,房产泡沫开始破裂,房价崩盘式下跌,炒房客们大量抛售房产,但却无人接盘。

最终大量投机客资金链断裂还不上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可几千万日元买的房子,却仅只以几百万日元拍卖成交,剩下的贷款仍然要还,这些不久前还大把挥霍享受的投机客,转眼间成为重债缠身的破产者,很多人万念俱灰走上了天台。

四、泡沫破裂后的痛楚

那些在高点贷款买房的工薪族们,一辈子的积蓄灰飞烟灭不说,还背上了一生的债务。很多人为了生存,只得低价变卖之前购买的包包、首饰、汽车。一些破产的中年女性及女白领,还不得不从事来钱快的色情行业。

1991年日本房价崩盘时,那些高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自杀森林)

日本的纪实小说《新城黄昏》中,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工薪家庭,在1989年楼市泡沫高企时,这家人花5200万日元,买下了远离市中心的一座老破小公寓,倾尽所有首付1000万日元,向银行贷款4200万日元。

可两年后泡沫破灭,丈夫就职的公司降薪,家中实在无力偿还贷款,于是决定卖掉房子,虽然大幅降价却无人问津。无可奈何之下,妻子只得去酒水屋当推销补贴家用,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也不得不辍学打工,一栋房子彻底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

还有不少人失去生活的勇气,仅当时日本有名的“自杀森林”,就有超过2000人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此后二十年,日本经济陷入持久的衰退之中,直到今天还没有走出当年的阴影,而这种前车之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赛罕
      • 新城
      • 玉泉
      • 回民
      • 如意开发区
      • 金桥开发区
      • 金川开发区
      • 金山开发区
      • 土默特左旗
      • 和林格尔县
      • 武川县
      • 托克托县
      • 和林格尔新区
      • 异地
      • 鄂尔多斯
      • 清水河
    • 不限
      • 30万以下
      • 30-40万
      • 40-50万
      • 50-80万
      • 80-110万
      • 15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