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来源:网络 2021-01-04 10:13:02

[摘要] “因为成家所以买房”,对大多数自住家庭而言,成家是买房的最刚需理由。

“因为成家所以买房”,对大多数自住家庭而言,成家是买房的最刚需理由。

不再去拘泥和探究“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化”对房地产从需求侧起到了多大的推动(或更精确地形容应该是倒逼)作用,但时至今日在很多高房价城市,三代同堂或者“单翼三代同堂”的方式正在回归,同一屋檐下重回潮流。

当然,对潮流而言,一方面是“去了还会来”,另一方面“再回来已非当初”,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次一时非彼一时。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一、始作俑者当然是高房价

和商办的“来来回回”一样,在趋势量级的变动中,群体购买力(的变动)才是改变表现方式的源动力。比如:在上一轮以浦东开发开放为热点的招商、引进、创业,以及上海创建金融、科创、数字等宏观战略面前,大量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原有的办公楼供给侧还停留在“商住两用”或“三/四A非甲级”的标配面前,当然就不能迎合市场的高消费潮流,于是我等同行挖空心思找出一百个“非纯办公不行”的理由来切分商、住、办之间的关系。

如今呢?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盛景不再,于是就算政府层面没有要求,但用脚投票的企业老板们,早就开始“暗搓搓”地实行合并同类项,办公室又没有绝对不容许加入一些零售、展示功能?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之下就代表可以试错。

同样,在“前房地产时代”,受制于居住条件的整体低于海拔,屡见不鲜的“全家三代N口人挤在不到20㎡的房间”博眼球也博眼泪,三口之家成为了很多人的梦寐以求,房地产的兴起虽然有取消货币分房、土地政策改革等大背景,但“满足并成就三口之家”也是甘愿被寅吃的卯粮。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如今呢?

一方面是高房价已经需要“六个皮夹子供养一套房子”,特别是在一二线等高房价城市,小家庭分居两处的成本对大多数工薪家庭而言根本不敢想象;

另一方面,高房价之下也几乎杜绝了全职太太的家庭分工可能,于是“不生孩子太另类”和“生了孩子父母没法带”的两难矛盾就暴露并尖锐起来,“向父母求助”是大多数家庭的解决办法。

前几年,国家呼吁的二胎政策,委实让人振(Chong)兴(Dong)了好一阵子,独生子女的孤独成为自己向自己问责和说服的利器;而到了最近某专家公然呼吁“开放三胎”之后,却引来坊间一片嘘声,生育背后的成本就像平安夜户外的冬冷,一拂面就彻底清醒了室内的你侬我侬推杯换盏都是演戏。

于是,小家庭化仍然贵为理想,但现实的房价、多(少)一份收入对于还贷、孩子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都让很多——小家庭重新大起来,悄悄地实现了“一旦两代势必三代”。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二、“同堂时代”的房地产推演

这两年,小三房产品在高房价城市的大行其道,背后已经解释了上述“重归三代同堂”居住方式在房地产界面的需求倒逼。

看起来好像是——因为房价高所以把面积做小提升“人积率”,但若非人口增多,两房已足够,为什么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牺牲单个功能空间的尺度和舒适性,而“硬生生掏出一间房间”?

因为父母要来(住)嘛!

开篇所言的“单翼三代同堂”绝非一个新名词了事,背后的辛酸不言而喻——父母为了照顾孙辈但又屯于居住条件不容许,于是老两口过上了新分居生活:要么轮流到子女家居住,一个人可以在客厅或地铺将就;要么一个在前方照料看护,一个在后方“物料储备”,笔者将这种父母轮流照料隔代儿孙的生活方式称为“单翼三代同堂”,轮流备受是年迈父母的付出。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那么问题来了,在高房价将三口之家围剿成“各款真伪三代同堂”的背景下,房地产在需求侧能做哪些改革?

首先,当然是小三房的应运而生,不仅是之前所阐述的“面积不变掏一间房”,而在一线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家庭,“1个土著加1个外来人口”或者“双方都非土著的外来人口家庭”,父母从家乡而来常住三到四年就面临抉择,在客厅睡沙发和打地铺都非长久之计,于是小三房“小归小但能住”就顺理成章。

那些“买房前没有做好展期打算,已经两房了怎么办”?

当然前期是——再买一套买不起,于是又给“环都市圈”输送了大量的外来购房需求,“上海太贵买不起换不起所以进不去”,于是父母在环上海的太仓、嘉善买房,孙辈根据需要“学龄前住环沪,入学后住上海”,在上海打拼的子女被迫过起了辛酸版的“5+2生活”。

平时在上海上班,周末出上海:既看望孩子,也探望父母。

环都市圈营销所翻来覆去的“外溢”还不完全,还有大量的“兵临城下”退而求其次,卖了老家的房子只求——离大都市子女近一点,不能在一起的背后,当然是高房价所致的“非不愿而不能也”。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三、同一屋檐下的产品应对

高房价在短期不可逆。

那么,在此种大背景还要长期存在之下,不论是小三房也好、环都市圈也罢,买什么怎么买都是购房者的“被教训出来”,那么接下来在“被压缩了的一方天地里”,如何实现“伪小家庭化”在三代同堂的大潮里实现各自不打扰?

毕竟,三口之家的便利反之又是三代同堂的恫吓,已经通过几部热播全国的电视剧给加重了矛盾和恐惧,“那么多A那么多甲级”的设计院和设计师,又该如何做好杞人忧天的工作呢?

(一)两代人在小三房的动线

两代人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别,经常被夸张的编剧们上升到极端层面,但站在客观评估的立场上,双方的确是南辕北辙式的习惯所以不可将就和调和:老人喜静年轻人太热闹、老人简朴年轻人重享受、老人爱收拾子女爱铺陈,如何让彼此在有限空间内——要么实现分离要么实现错峰,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设计命题。

之前探讨过关于【客厅还有多少功能必要】的话题,但按照三代同堂的节奏和作息,客厅不论大小反而成为小三房家庭难得的共享空间,“既然卧室局促就让卧室回归单一的休憩功能”,客厅可以分担局部的家庭社交、共享、沟通、就餐甚至小憩功能,客厅瞬间又变得重要起来。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二)双卫将是买房的“及格线”

在第一个问题暂时找不到答案的同时,三代人居住的另一个刚性矛盾在如厕。

一方面是两代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错位,另一方面是双方在“早间如厕高峰冲突”中的高度趋同,将某一个时点在某一个空间的矛盾瞬间放大。

一直以来有个观点,相比较(对普通人家听)华而不实的衣帽间设置,双卫生间配置看似“逼格不高”,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矛盾高发枢纽,所以——双卫配置,将是刚需买房特别是小三房受众的及格线,即“小三房必须双卫生间”缺一不可。

结合房价,目前在一线城市的次级甚至次次级地段,地段决定房价的理论也在针锋相对地导入了目标购房群体,他们的共性包括:年龄、购买力(上限)、家庭结构、人口梯度,甚至极端需求和痛点,都是相似的。

黄欣伟:被高房价逼出来的三代同堂

写到这里,看起来是无奈也是愤怒,但其实是不同人口不同消费在“回归超大城市的国家战略和人口战略”之下的微观个体应对表现,是“选择大城市蜗居”还是“回到家乡去兑换小家庭”,大多数人已经用脚投票。

不用再去争辩是与非,倒是更务实地在“高房价之下消费者想要什么产业应该如何应对”的角度和立场去引申研讨和探索,这比“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中搜寻房住不炒四个字在不在”有意义得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赛罕
      • 新城
      • 玉泉
      • 回民
      • 如意开发区
      • 金桥开发区
      • 金川开发区
      • 金山开发区
      • 土默特左旗
      • 和林格尔县
      • 武川县
      • 托克托县
      • 和林格尔新区
      • 异地
      • 鄂尔多斯
      • 清水河
    • 不限
      • 30万以下
      • 30-40万
      • 40-50万
      • 50-80万
      • 80-110万
      • 15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